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勞動關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會關系之一,努力構建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系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魯西集團作為聊城市最大的國有企業,努力踐行社會責任,構建了獨具特色的和諧勞動關系,促進了企業高質量發展。
法律法規是保障職工權益的根本。魯西集團在嚴格執行勞動合同法、安全生產法、環境保護等法律法規以及勞動安全和職業衛生等防護要求的同時,還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責任關懷實施準則》納入公司標準管理,每年組織生產崗位職工進行職業健康查體,保障職工健康與安全。
建立了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涉及員工切身利益的18個管理制度,經職代會評審通過后執行,作為保護職工在勞動合同執行、工資、福利、安全、衛生、保險等合法利益的主要依據。尤其是女工權益方面,給予帶薪75天產前保健假、產假期滿至孩子一周歲的哺乳假,彰顯了公司對女工的關心關愛。
工資、福利是提升員工獲得感的主要途徑之一。共享企業發展成果,2017-2018年員工人均增資2000元,2019年度人均年收入達10萬元。企業鼓勵員工獲取設計相關資質,免費提供學習平臺,培訓和取證考試按正常出勤,且報銷出差費用;建有可容納近千名單身職工入住的職工公寓,提供24小時熱水、空調等福利性服務;免費的大巴車接送員工上下班、開通園區和市區公交,且每人每月給予交通補貼;住房公積金員工個人應當承擔的50%,由企業補貼繳納;內部餐廳就餐,給予40%就餐額補貼;每年免費組織員工健康查體;成立助學基金,累計發放升學獎勵600余萬元……,集團處處關心和關愛員工,大大提升了員工獲得感,社會影響力顯著提高。
集團工會和基層工會組織切實保障員工權益。堅持每月收集員工熱點和難點問題,并及時協調解決員工關注的事項;堅持每年為大病和困難職工發放救助金。
集團和基層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員工出現的爭議問題首先在企業內部進行調解處理,化解矛盾,防止激化升級。
制定了《監督舉報管理辦法》,鼓勵內外部監督,在各單位工作場所張貼安全、環保、人力資源管理、廉政建設等方面問題舉報反饋二維碼,通過手機隨時隨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對屬實的給予反饋人員經濟獎勵,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監督管理體制,來解決外部合作方、內部員工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集團具有國家級化工職業技能鑒定站、魯西化工工程學院、實訓基地等培訓培養機構,公司搭建各類平臺,讓員工的培訓、培養和使用,促進員工能力提升和成長。
近幾年來,每年取得專利100余項,累計640余項;化學檢驗工、儀表維修工、廢水處理工、化工檢修鉗工等專業在全國石油化工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和山東省“技能興魯”化工行業技能競賽中多次獲得團體一等獎、二等獎,2019年度馮新、張玉平和李廣鵬獲得“全國化工行業技術能手”、“山東省化工行業首席技師”、“山東省化工行業技能能手”和“水城工匠”等榮譽稱號。
自2018年起,搭建了低職高掛干部培養平臺,開辦了優秀高素質青年管理干部培訓班,在使用中培養、在培養中鍛煉、在鍛煉中成長,快速提升業務技能和管理水平。
2016年,集團積極響應聊城市委、市政府號召,一、二、四廠停產轉型、退城進園,確保3000多名職工不失業、不下崗、不降低待遇,成功完成轉崗分流,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2012年建成智慧園區管控平臺,重點管控安全環保、生產運行、節能減排、應急預警聯動、產品研發、產品營銷、物流配送等環節,實現了信息化和工業化高度融合。
累計投資近10億元建設了山東省危險化學品魯西應急救援中心,組建了應急救援隊伍,肩負著為園區和周邊城市安全救援、生產保駕護航的責任。2018-2019年連續兩年赴濰坊參加搶險救援,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當地百姓的高度贊揚和好評。
2019年4月董事長提出:采購、銷售、物流方面推行“系統當家工程”,實現了采購自動定標和審核,銷售自動確定成交價、成交客戶和數量,物流自動發布貨源、自由接單、車貨自動匹配、運費自動結算等功能,規避經濟領域灰色交易,做到公平、公正、透明,實現了精準采購、精準銷售、精準服務,保護了員工和合作方權益。
多年來,魯西集團堅持安全發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大力調整產品結構,發展循環經濟,逐步形成了煤化工、鹽化工、氟硅化工、化工新材料的產業鏈條,發展成為集化工、化肥、裝備制造及科技研發于一體的綜合性化工企業,未來幾年企業將繼續保持快速高質量發展!
實踐證明,優秀的團隊是魯西集團發展的第一核心競爭力,構建更加和諧的勞動關系,保障企業的快速高質量發展,依然是集團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