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西集團經過40多年的發展,從一家小氮肥企業發展成為極具影響力的大型綜合性化工企業,在發展歷程中積淀了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注重及時總結提煉,培植獨具魯西特色的競爭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在既沒有能源資源優勢,沒有地域優勢,又沒有物流運輸優勢的情況下,魯西集團在這種條件下逆勢而動,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建成一個集“煤化工、鹽化工、氟硅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為一體的綜合性化工園區,連續被國家石化聯合會評為“中國化工園區三十強”。
魯西集團到底憑借什么優勢在眾多的企業中脫穎而出的呢?記者帶著疑問走進了“聊城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化工產業園”,對辦公室李雪莉主任進行了現場采訪,李主任饒有興趣的與記者進行了交流。
代表核心競爭力的團隊優勢。魯西集團從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視團隊建設,以培訓、實踐鍛煉為手段鍛造團隊,根據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的層次確定不同的培訓內容。始終堅持以先進適用持續的管理體系和優秀的企業文化培養優秀團隊,高層的核心是堅定理想信念,做好引領和表率;中層的關鍵是強化忠誠、專業和自信,持續提高政治素質、管控能力和專業水平;基層的標準是提高技能和執行力。多年來這支團隊經受住各種困難考驗,成為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創新的優秀團隊。
集設計研發、制造安裝、生產運行于一體的工程建設優勢。2004年,積極響應聊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退城進園”號召,艱苦奮斗建設自己的化工園區。目前已建立起了7平方公里、擁有70多套化工裝置,具有魯西特色的化工產業園。十幾年的項目建設過程中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成立自己的化工設計院,所有項目實現了自主設計;組建了化工工程制造與安裝隊伍,所有靜止設備全部自主制作生產,項目安裝全部自主完成;項目建設與生產運行深度融合、無縫銜接,確保了每一套裝置都能夠安全平穩的投入運行,迅速的達產達效。
李主任強調指出:當前來說,我們總共有4個優勢,前面已經講過了團隊優勢和工程化的優勢,現在看園區這個資源。山東省從2018年開始對所有的化工園區進行整治,化工園區由原來的二百多家減少至九十多家,在山東省再想建設化工園區根本是不可能的,并且我們這里是第一批認定的,所以園區優勢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優勢。基于外部小作坊已經不可能再發展化工小產品了,現在企業提出了延鏈強鏈補鏈的方向,把原來不敢上的小產品逐步豐富完善起來。
顯著的園區優勢。園區生產裝置的關聯度非常強,產業集群特點明顯;各裝置需用的水、電、氣、汽等公共資源互補共享,實現了能源、資源的梯級利用,減少了資源能源的消耗。經過了近十年的探索與努力,自主開發建立起了智慧園區系統平臺,形成了集安全管控、環境預警、能源管理、應急聯動、智能安防、三維數字化于一體的綜合信息系統。逐步形成了具有“一體化、園區化、集約化、智能化”明顯特點的化工產業園區。
豐富的產業鏈優勢。園區項目建設圍繞產業鏈的延伸開展,以煤化工、鹽化工、氟硅化工為基礎上下延伸,70多套生產裝置產品互為原料,一種產品是另一種產品的原料。可根據每個產品的市場變化、產品價格和綜合效益,調整各個產品產量,產品盈利能力持續提高,從而確保了企業的整體盈利能力。
企業發展需要很多要素,要想健康可持續發展,就要不斷探索創新,根據不同發展階段,辨識、培植自己的競爭優勢,提高綜合實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勇立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