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春小麥和冬小麥在生長發育方面和很大區別,其特點是早春播種,生長期短,從播種到成熟僅100-120天。春小麥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等地。據青海省農林科學院土肥所綜合該省春小麥產量7500千克/公頃田塊的資料,每生產100千克籽粒約需氮2.5-3
春小麥和冬小麥在生長發育方面和很大區別,其特點是早春播種,生長期短,從播種到成熟僅100-120天。春小麥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等地。據青海省農林科學院土肥所綜合該省春小麥產量7500千克/公頃田塊的資料,每生產100千克籽粒約需氮2.5-3.0千克,磷0.78-1.17千克,鉀 1.9-4.2千克。氮、磷、鉀比例為2.8:1:3.15。春小麥對氮、磷、鉀吸收有兩個高峰期:第一個為拔節至孕穗,第二個為開花至乳熟,前者略比后者高。對磷吸收率從出苗至乳熟一直是上升的,從拔節劇增,到乳熟達到最高值。根據春小麥生育規律和營養特點,應重施基肥和早施追肥。
(1)基肥 由于春小麥在早春土壤剛化凍5-7厘米時,頂凌播種,地溫很低,應特別重施基肥。基肥每公頃施用農家肥30-60噸,碳酸氫銨375- 600千克,過磷酸鈣450-600千克。春小麥施基肥以秋翻、春耙兩次施肥效果最好,秋翻施一次基肥次之,春耙前施肥最差。
(2)種肥 由于肥料集中在種子附近,小麥發芽長根后即可利用,其具體方法是在播種前進行土地平整做成畦以后,按預定行距開溝,再于溝內撒肥、播種、覆土、鎮壓。如果地干時,可先播種、踏實,然后再撒、覆土、鎮壓。一般每公頃施碳酸氫銨150千克,過磷酸鈣225-375千克,與優質農家肥1500千克混合施用,或者是二元氮磷復合肥150-300千克。
近年來,春小麥產區用一次施肥法,全部肥料用作基肥和種肥。一般在施足農家肥的基礎上,每公頃施氨水600-750千克或碳酸氫銨600千克左右,施過磷酸鈣750千克。播種時,結合施少量種肥,每公頃施磷酸二銨75-120千克,以后不施追肥。這一方法適合于旱地。
(3)追肥 春小麥是屬于"胎里富"的作物,發育較早,多數品種在3葉期就開始生長錐的伸長并進行穗軸分化。4葉期開始幼穗分化,要求較多的養分。因此,第一次追肥應在3葉期或3葉1心時進行。這次肥稱為分蘗肥,要重施,大約占追肥量的2/3。每公頃施尿素225-300千克,主要是提高分蘗成穗率,促壯苗早發,為穗大粒多奠定基礎。拔節期進行的第二次追肥,稱為拔節肥,一般輕施,大約占追施量的1/3,每公頃施尿素105-150千克。在未追施過分蘗肥的地塊,應早施、重施拔節肥。孕穗期酌量施保花增粒肥。絕大部分施了拔節肥后,就不再施肥了,主要進行葉面施肥,與冬小麥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