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三寶藏:牡蠣、綠茶和大姜。乳山地處山東半島黃金南海岸,位于神奇的北緯37°線上,屬于典型的暖溫帶東亞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10月25日,魯西集團液體肥效果回訪小組對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諸往鎮招民莊村大姜進行測產,經過現場實測,使用魯西液體肥的大姜畝產達到了驚人的20412斤!
乳山大姜種植面積超5萬畝,年產大姜30多萬噸,是膠東地區最大的大姜生產基地,但平均畝產僅6000斤左右。據姜農介紹,受土壤條件、管理方式和施肥投入等因素影響,大姜畝產量不盡相同。但從整體來看,諸往鎮大姜產量較高,平均畝產1萬斤左右,較好地塊每畝可達一萬五六千斤。今年招民莊村姜農隋書忠使用魯西液體肥種出的大姜畝產達到了20412斤,創造了當地大姜畝產的最高紀錄。
隋書忠說:“以前大姜最高畝產一萬一二千斤,近兩三年來使用了魯西液體肥,大姜每畝增產到一萬五千斤左右,但聽說濰坊昌邑地區同樣使用魯西液體肥的大姜畝產卻達到了兩三萬斤。”同樣使用魯西液體肥,大姜畝產卻相差一倍,隋書忠對此甚是不解。去年在乳山市魯西液體肥經銷商的組織下,隋書忠與二十余名姜農一同到濰坊昌邑大姜種植區進行了考察學習,今年隋書忠將學到的大姜高產管理方法運用到了自家的姜田里,大姜畝產首次突破兩萬斤,喜獲豐收。
隋書忠介紹,通過近幾年使用魯西液體肥發現,大姜產量確確實實提高了不少,肥料效果毋容置疑,但不少姜農雖然使用了魯西液體肥,大姜產量依然與昌邑大姜相差很大,原因在于老百姓對大姜的施肥知識掌握不足。諸往鎮地區大部分為沙土地,保水保肥性較差,大姜作為一種需水需肥較大的經濟作物,在遵循大姜生長過程需肥規律的前提下,適當提高施肥投入,是提高大姜產量最有效的方法。
據了解,諸往鎮老百姓在大姜上的施肥投入每畝在兩千元左右。根據當地實情,魯西液體肥經銷商制定了乳山大姜配套施肥方案,但僅能保證畝產一萬五千斤左右。隋書忠根據自己在昌邑所學大姜管理經驗,在當地施肥方案的基礎上,每次每畝施肥多用10斤魯西液體肥。表面上看,每畝大姜的投入成本增加了,但是大姜實際產量卻翻了近一番。
魯西液體肥助乳山大姜畝產破兩萬斤的消息傳遍整個乳山市場,吸引了眾多姜農前來參觀學習和咨詢試用魯西液體肥,都希望來年能夠有個好收成。
魯西集團作為一家大型國有企業,一直堅持“創魯西品牌、做百年企業”的企業愿景,不斷開拓創新,研發新型肥料,在為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道路上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