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西集團節能降碳減排在行動
來源:張燕婷 2022-08-02 查看: 1034
2022年是我國“雙碳”目標提出的第二年,在“30·60”目標下各企業深挖減排潛力,與先進科技深度融合探究發展新路徑,摸索探究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技術(以下簡稱CCUS技術),力爭在“雙碳”目標中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魯西集團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立足新舊動能轉換,開展節能診斷,加大余熱余壓利用;開展生產延鏈、補鏈、強鏈,加大不同工藝間"物料"的相互利用等措施。2022年上半年魯西集團碳排放總量同比減少12%,碳排放強度較2021年下降7.61%,有效推動了園區的綠色低碳發展。
提高含碳物料中碳的利用率。魯西集團下屬各單位現有生產裝置70余套,在能源及“雙碳”背景之下,淘汰抽凝機組引入外電,減少燃料消耗;同時排查減少園區各裝置含碳尾氣、含碳廢料進行回收利用,既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又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加大余熱利用,回收裝置冷凝液,減少了鍋爐燃煤總量。2022年上半年碳排放總量同比下降12.3%。
開展余熱余壓階梯利用。化工生產工藝以高溫高壓為主,熱力隱含的碳排放占據較大的比重。公司各單位開展循環水階梯利用;協調高、低壓蒸汽以及熱水消耗裝置,實現余熱的階梯利用,反應物料間的相互余熱利用等,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據了解,己內酰胺事業部通過開展加氫水合熱水熱能利用、一期環己醇冷凝液余熱回收,年節約碳排放量16.3萬噸。
加大裝置間相互利用。公司各單位不斷加大化工工藝環節的辨識,將擱置的"固危廢、污染物"變廢為寶。例如,甲酸生產過程中含碳尾氣對于甲胺生產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原料氣,含醇廢水是養菌池中的優良養料等,不斷摸索不只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市場優勢,也有效建立了環境友好型生產方式。
開發CCUS新技術新工藝。實現“碳中和”目標,不可避免需要挖掘二氧化碳利用項目。單純節能減排不能消除二氧化碳的排放,只有將二氧化碳化為有用物料,投入到新的生產過程中循環再利用,才可達到碳中和目標。為減少園區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煤化一事業部對現有生產過程進行充分辨識,采用碳捕集新技術,將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進行提純,形成液體二氧化碳產品,液體CO2如用于原油生產中巖層注氣,將會消減生產的碳排放量,有力的推動公司“雙碳”目標的實現。
魯西集團將繼續以節能減排、減污降碳為抓手,認真學習研究碳達峰、碳中和及碳交易相關政策,積極開展低碳、零碳、負碳技術研究、引進、應用,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