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何從一個對工程毫無概念的大學生成長為一個合格的設計人員?在這一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希望以下內容能對新員工的成長、對人才培養體系的完善提供一些幫助和借鑒。
為便于分析,特將設計技術人員的成長
如何從一個對工程毫無概念的大學生成長為一個合格的設計人員?在這一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希望以下內容能對新員工的成長、對人才培養體系的完善提供一些幫助和借鑒。
為便于分析,特將設計技術人員的成長分成四個時期:
一、“初步印象期”,這個階段一般在進入設計院三個月左右這三個月中,新進大學生往往處在一個茫然和被動的過程中,隨著設計院內部的前期培訓,逐漸接觸工程的概念。在這段時間里,培訓針對性和大學生自身對吸收工程概念的主觀性特別重要。建議在這個階段暫不進行專業設計知識的培訓,而是針對整個項目流程、各個專業部室的概念、專業合作理念、本專業的職責和內容進行簡單了解。新員工在此時需要集中精力,努力的在自己腦子里架起一個框架:
什么是工程?工程有哪些階段?那些專業在工程中負責什么角色?那些專業負責哪些內容?專業之間如何配合?本專業跟哪些專業在哪些階段需要進行配合?本專業大致負責的內容有哪些?
這些都是一個個知識點,這些知識點暫時不需要特別詳細,但必須在腦子里形成一個較清晰的框架,這些框架將會在后面的成長過程起到基礎和提綱要領的作用。通過以后的工作,從這些框架各個點上再將內容深化、輻射出去,才能以最高的效率發展和成長。
另外還有一項重要的體會,從進入設計院開始,新員工們要學會做記錄,養成做筆記和做總結的習慣,對培訓的內容再進行梳理,通過自己的總結,形成一套能刻在自己腦中的概念。
二、“學習和參與期”,時間大概在一年左右
這一年,是關系到新員工以后發展的重要階段,這段時間的基礎打好了,以后的發展和工作就會事半功倍。因為這段時間開始,設計院會安排帶教師父,接觸和傳授專業的設計內容。新員工首先要做的就是找一整套的設計手冊和專業設計規范書籍,全身心的投入學習。在學習手冊和規范的時候,并不是盲目的翻看,而是在帶教師父的指導下,從易到難、從基礎到專業。在熟悉以上內容之后,必須再次對相關內容進行總結歸納,然后與帶教師父溝通,讓師父對自己總結的內容進行審閱和查漏,盡量做到對本專業的內容、格式、深度等等做到一個基本的全面了解,在這個時期,可以邊學習,邊按照學到的內容進行簡單的制圖。
要做到對“本專業要怎么做”充分認識和全面了解,起碼需要半年的時間。在第一個時期形成的知識點基礎上,到這時腦子里逐漸形成一個“骨架”。而學習的最后一步:“要怎么做才能做好”,只能不斷在項目實踐過程中再進一步學習和深化。在員工對項目的認識、本專業內容認真學習之后,會安排員工跟著相應的老師接觸和參與局部設計。由帶教師父在自己所做項目中,切割出一些比較簡單的單元模式,讓新員工進行獨立和簡單的設計。
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雖然只是簡單的單元模式,這時候新員工們必須要注意,需要嚴格按照單元模式的相關要求,對圖面的要求,手冊對畫法的要求,操作和檢修的等等各方面進行考慮和設計。
此外,師父可讓新員工穿插參與整個項目的設計過程,加深對項目過程的概念,印證前面所學,對專業所負責內容進行深刻理解。
隨著項目的進展,師父可不斷的按照設計進度,讓新員工參與條件、表格等制作,對格式、內容再次進行實踐。
需要再次強調的是,在跟師父跟過一個項目之后,新員工們必須對參與的第一個項目進行仔細認真的總結,與師父進行交流和溝通,再次進行補充和學習,再進行實踐。
新員工們要充分利用擁有師父的這一年,在這一年中,你的工程知識,專業內容,各種文件的格式和深度各方面知識都必須有一個深刻認識,盡量的讓自己保持主動的狀態,任何消極或者被動的情況都將使你落后于人。
三、“埋頭苦干期”,這個時期可能需要2年左右
如果形容前面兩個時期是在打基礎,那么這個時期就是在基礎上砌磚墻。
這個階段,設計院會逐漸加大工作量安排,讓新員工不斷的進行各種模式的設計實踐。在這個階段,新員工的主觀能動性顯得非常的重要,你會不斷的遇到新的問題,你必須不斷的去請教你周圍的同事們,不斷的進行記錄、歸納總結與持續改進。
在這個階段,所有的同事都可以是老師,從不同的項目中接觸的不同人員,他們身上所擁有的知識面、所擁有的好的設計習慣、設計技巧是完全不同的,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各種有用的內容和優秀的設計理念。在這個階段針對每個接觸過的設計人員進行“剖析”,學習他們的優點,汲取他們的教訓,做設計就必須做到學“百家之長”,這也是“要怎么做才能做好”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
在這個階段,新員工可能會遇到一個比較困擾的問題,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在基礎上砌磚墻,但是砌到了什么高度?自己要去的高度又在哪里?什么時候才是盡頭?因此在經歷這個階段還要注意在埋頭苦干的同時,更要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要對努力的方向充滿信心。
經過兩年的摸爬滾打,在對設計的多個方面接觸之后,不知不覺之中,此時的員工頭腦中最開始建立的“骨架”就慢慢的豐滿起來,并逐漸形成一個初步的“肌肉”體系。
四、第四個時期:“站起來,開始走路”,需要經歷一至兩個項目
當一個設計人員到這個階段的時候,領導和同事對其的大力支持至關重要。設計院會盡量安排一個適合該員工獨立設計的單體,幫助這個員工站起來,并讓他開始獨自走路。這時候,該員工的頭腦中已經基本有個設計體系,需要努力做的是:如何組織協調這個體系中的內容,并讓其在設計工作中體現出來,要做到這一點,事先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
首先是了解本項目的要求,本項目對本專業的要求,其他專業對本專業的要求,本專業對本單體的要求,這個要求包括進度、質量和安全等方面。第一次走路,往往會摔的比較慘,而它帶來的回報也是巨大的。設計方案會被打回,反復修改,評審意見可能會有七八頁甚至十幾頁,然而等你回過頭來,對這個項目進行總結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些都將是你的財富,你今后設計生涯中一直起到重要作用的財富,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對此進行總結會讓自己受益頗豐。
總結以上的內容,新員工在對基礎知識、專業技巧、規定規范等各方面都經過長期實踐之后,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設計技術人員。
以上對員工成長進行了粗淺的分析,希望能對新加入同事們有些幫助,鼓勵大家積極向前,不斷進步,逐漸組成優秀的專業梯隊,撐起屬于設計院未來的一片天空,為集團健康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