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天下夜班,午后酣睡不知幾時,突聞母親打電話來約我們兄妹三家到他們家里去共聚晚餐,我立即應約前往卻已近傍晚。我到小院后,看時間尚早,陽光和煦,遂和父母打了個招呼便乘興出游,隨意漫步,不覺間又徜徉于那片美麗的洛神湖畔。
&
今天下夜班,午后酣睡不知幾時,突聞母親打電話來約我們兄妹三家到他們家里去共聚晚餐,我立即應約前往卻已近傍晚。我到小院后,看時間尚早,陽光和煦,遂和父母打了個招呼便乘興出游,隨意漫步,不覺間又徜徉于那片美麗的洛神湖畔。
洛神湖位于我們縣城西北一隅,離父母所居的小院不遠,是東阿縣城最為著名的風景區,因東阿王曹植的《洛神賦》而得名。當然,此洛水非彼洛水,然而那“翩若驚鴻,矯若游龍”的洛神仙子隨著東阿王曹植的靈魂游徙到此也未可知呢!以水而建洛神湖畔有座藥王山,因山頂的藥王廟而得名,我們俗稱其為“靈山”。 藥王廟是近幾年才增加的母子兩座連環廟宇,層層疊疊,雕梁畫棟,鏤閣飛檐,依勢雄踞于藥王山巔,每個檐角都懸掛一小鈴,每有清風吹過,梵鈴便叮鐺作響清脆悅耳,由此順延一級級石階直通山底,石階兩廂的石欄壁上皆雕刻著我國歷代醫藥名家的故事、簡歷及畫像;藥王山旁邊是影視城,《大宅門3》與《楊乃武與小白菜》即拍攝于此,連同洛神湖中的湖心小亭皆清一色的仿古建筑;湖中路徑由一座座大大小小的石拱橋曲折相連。橋壁上、檐邊上連同仿古城墻的墻脊上皆旋繞著一串串的霓彩燈珠,一到晚間,五顏六色爭相閃耀煞是好看,堪稱現代與經典的完美結合。最讓我心悅的還是湖畔山間那一棵棵風格各異疏密有致的樹木,蒼松、翠柏、垂柳、高楊、紫竹槐等等,蒼翠蔥郁競秀爭姿,招引著各種的飛鳥在樹間水邊飛舞盤旋,留戀婉轉。
漫步湖畔,清氣入懷,春風拂面。看碧波蕩漾,湖水幽藍,山色空濛,水光瀲滟,飛鳥低翔在水面,波光飄渺著云煙,林木倒映在水中,柔波細卷著微漣,湖水輕撫河岸,倒影隨著律動的波紋微微抖顫,林徑石廊,湖亭游船,萬木蓬盛,百鳥婉轉,夕陽戲水,飛云流連,柳姿婀娜牽我衣,柏靈攜手舞翩躚。此情此景感心入懷,不由得使我頓感神清氣爽,心地空明,浮躁之氣被這澄澈的山水漸漸濾凈。恍惚間我仿佛看到那柔美飄逸的洛神仙子真的駕臨湖面,“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一時間我不由得看得呆了。不覺中已到晚間,金紅的夕陽已漸漸的墜落于山的那一邊,那橋間房檐上的一圈圈一串串霓虹燈正不斷變幻著它們那瑰麗的神彩,看在眼里映在水中真個如五顏六色的星星在興奮地爭著勁兒地眨眼睛,誠可謂玉帶繞神廟,七彩衛靈山。
正當我身心俱醉留戀往返之際,又忽聽到我兜中的手機鈴聲響起,是母親催我歸家了,我不敢貪戀太久,只得一步一步又走回那喧囂的塵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