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慢”一點
來源:設計院 苗安偉 2015-10-19 查看: 1110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有個年輕人,性格非常急躁,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安下心來。有一次,與戀人約會,他性子急,來的太早,于是在樹下坐立不安,轉來轉去……
這時候來了一位白眉老道,老道士拿出一塊表盤對年輕人說:“你如果不想等,就只需將表針向右一轉,你就能跳過時間,要多遠有多遠”。
年輕人半信半疑,試著將表針一轉:美麗的戀人出現了。他心想要是現在能進行婚禮就好了,他又轉了一下:隆重的婚禮,豐盛的酒席,香艷的新娘……年輕人飛速的轉動著表針,他有了兒子,又有了孫子。轉眼間,兒孫滿堂,年輕人真是喜上眉梢。表針轉到最后,年輕人已是老態龍鐘,病臥床榻,命不久矣。
年輕人頓感頭皮發麻,全身直冒冷汗。
“怎么樣,年輕人?還想再快些嗎?”老道士問道。
“我都要死了,還想快個啥!”年輕人像泄了氣的皮球,萬念俱灰……
當前社會,信息要爆炸,產品更新比高鐵跑得都快,“快”幾乎成了我們每一個人的追求。快,才能趕超別人;快,才能高產高效。然而,快是一把雙刃劍,也會讓我們失去太多的幸福體驗。
想想我們的一生:小時候,盼望著能趕快長大,就不用天天去上學了;終于上大學了,又巴不得趕緊畢業,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工作了,又迫不及待的結婚、生子;然后又盼望著小孩能趕快長大,好減輕你的負擔;后來,孩子大了,你又要操持孩子的學習、工作、結婚;慢慢的,體力和精力跟不上了,又恨不得能馬上退休;最后,真的退休了,真的想停下來好好地呼吸,卻發現自己已經老得快要走不動了,還有好多的愿望沒有實現,還有好多的地方沒有去,也只能無奈的望著天花板,長嘆一聲:時間都去哪了?
在快節奏唱響主旋律的時代,我們應該學著“慢”一點。慢,不是拖沓冗長,不是消極怠工,更不是好逸惡勞,不思進取,而是在不影響工作進度的前提下,讓你細細的咀嚼生活,慢慢的品味美好。
前幾日,看了《爸爸去哪兒》第三季一期節目,在這一期的節目里,爸爸媽媽們來了一場時空的穿越,穿越到了他們白發蒼蒼的年紀,當他們四目相對,淚已成行,看到眼前這朝夕相處的愛人,難以接受彼此忽然老去的模樣,相信此時,那平日里的磕磕絆絆,吵吵鬧鬧早已成為過眼云煙。
文章開頭的故事是假的,節目也可以重新來過,可是生命是一條單行道,是一趟有去無回的旅行。假如我們就是那個年輕人,假如老道士收回了那塊時光表,我們會怎么走自己未來的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