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陣子外出乘坐公交車時,想著手機里有支付寶就直接乘車了,上車剛要掃碼手機突然間停電自動關機了。跟司機說明了情況,在公交車上的前排插口處充了會兒電但始終充不進去。翻遍整個包也只發現了一張面值五千的越南盾。說不懵是假的,好在再次翻兜時找到了一張銀行卡。
前陣子外出乘坐公交車時,想著手機里有支付寶就直接乘車了,上車剛要掃碼手機突然間停電自動關機了。跟司機說明了情況,在公交車上的前排插口處充了會兒電但始終充不進去。翻遍整個包也只發現了一張面值五千的越南盾。說不懵是假的,好在再次翻兜時找到了一張銀行卡。
取了錢,回家的路上不禁想了想電子支付這件事,毫無疑問支付寶和微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很多時候我們也仿佛處于“無現金社會”。但如果手機沒電了、充電寶又沒帶著呢?電子支付就毫無便利可言。拋開手機沒電這種情況,還有賬號被盜導致錢款遺失的風險。去年夏天因為對微信功能充滿了好奇之心,不慎將賬號弄丟無法登陸了,賬號內的幾百塊錢無法取出。由此我對微信支付持有很大的抵觸情緒,總覺得一不小心又會丟了賬號丟了錢。
和電子支付一起蓬勃發展起來的還有各種電子商城及電子書籍,以前人們常恐慌實體店會被各類電子商城取代,紙質書刊報紙也會被電子書籍取代。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一定程度上實體店確實受到了很大影響,但因為實體店的體驗感和服務使其仍然存在著;書刊報紙的發行量也確實不像以前那樣多,但總還是有一些人因為閱讀習慣還在訂閱著。
所以無論是電子支付、電子商城還是電子書刊,一方面不可否認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但另一方面它們自身存在的某些不足也讓我們無法舍去傳統的支付方式、購物方式、閱讀方式。
再來看我們的工作中,無紙化辦公一直在推行,但我們每個季度仍會領用很多打印紙;有了報表和數據,我們仍會想要一份紙質版的報告來研究討論下。既然電子版的資料無法給予我們十足的安全感,在不浪費的前提下,對重要資料做紙質備份也就很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