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燈光黯淡,我躺在床上,沉沉的睡去。入夢,幼年的時光再次映入眼簾。
小時候的雪下的特別大,漫天遍野,白茫茫的一片,踩在上面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喂養的狗在前面歡跑,留下一串串的腳印。我沒事就在那兒傻笑,娘看到了,笑著說道:“又犯病啦?”我不停止,還不停的抖著手,那時候的我是快樂的。雪依舊在下,偶爾有幾只鳥飛過。
以前,我們家養過很多牲畜,有個豬圈里面喂著幾頭豬。還有個牛房,專門喂牛的,原來都是牛耕地,牛拉車。記憶中的一次牛拉車,還是年輕的小牛,牛不聽話,七拐八拐的,很狂躁,最后牛掙脫了,雪地上留下花形狀大大的腳印。家里還有綿羊,綿羊的毛很厚,還卷,和燙過一樣,山羊的毛就比較直。小時候經常去放羊,雖然不喜歡但那也是我的 “工作”,一般還不敢散放,不是吃莊稼,就是跑沒影了。記得有一次把羊放丟了,把我嚇壞了,四處找,最終還是在別人趕回的羊群找了出來。我還嘗試過騎羊,嘗試了幾次都沒成功,綿羊很倔,毛也不好抓,不好控制。還養過雞鴨鵝,對了,還有兔子、鴿子,不過鴿子蛋容易招惹蛇。養大的鴿子可以拿到集市去賣,我去過幾次,最終因不會講價,賣的價格較低,被我娘說過兩次就再也沒去過。
老家門朝東,在胡同里,現在門朝南,對著街道。以前的院子大,沒有東屋,東邊一塊種菜,靠著門存放麥糠里面經常會有雞蛋或者鴨蛋,再往北是養羊的,靠墻旁邊有棵榆樹,香甜榆錢挺好吃,就是蟲子太多,后來蓋新房時把榆樹砍了。再往北是用來囤糧食三個囤,最早的囤是藤條編的,后來買的都是楊灰的了,依稀記得以前跳到缸里面,用掃把掃里面殘留的糧食,塵土飛揚,笑聲也跟著一起飛揚。再往北放著一架木頭梯子,梯子下面的空地就用來埋些蘿卜之類過冬蔬菜。
北邊是兩間屋,其中一間做飯的屋,另一件乘涼用的,做飯的屋里有炕,灶臺隔著磚壘起來的,訂了塊木板用來隔煙,以前做飯用鼓風機,俗話說“風先”,里面綁了些雞毛,拉起來,聽剛聽剛的響,火也旺。乘涼用的另一間屋,南北放著一張大床,東西放著一張小床,正中放著一個衣櫥,頂上吊著一臺大吊扇,風扇開關安在旁邊的木頭柱子上。
天漸漸亮了,我醒了,靜靜的望著窗外。幼時的記憶很深,回憶起來歷歷在目,看看現在的一切,時間過得真快,不忘過去,不畏將來,好好生活,走好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