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工程事業部,有這么一位維修工,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人都會豎起大拇指。一堆堆零件、一顆顆螺絲釘,經過他的巧手組裝就變成了各式各樣的設備,手上的厚繭是他工作扎實的見證,他是一名普通一線員工,沒有豐功偉績,有的是辛苦忙碌,始終保持對工作的熱情追求,他就是“維修達人”——崔文忠。
多年的檢修生涯造就了崔師傅過硬的維修技術,無論是什么設備遇到多棘手的故障對他來說似乎都是家常便飯,手到擒來。在今年橋架生產線1號機和3號機維修中,他主擔大任,奮戰在檢修最前線。無數次從橋架生產線走過,我們看到的均是他忙碌的身影,掛著汗水和沾滿油漬的臉龐上絲毫不影響他手中的工作,在他熟悉的臉龐上我們看到了他對維修工作精、專、細的工作態度。維修時,他埋頭工作,不敢有絲毫的懈急,也不能有半點的疏忽,以至于經常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吃飯。為了備件的及時使用,為了確保生產順利,他忘卻了勞累,忘卻了時間,用勤勞的雙手和敬業的精神在生產現場忙碌著,為設備穩定運行不懈努力。
技術奉獻永無止境,勤學思考永遠在路上,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崔文忠利用業余時間鉆研叉車維修專業書籍,他通過自學,掌握了又車電路維修技術。“叉車的變矩器壞了,廠家修理師傅給出的方案是更換一臺新的。”聽到這番話,崔文忠思索了片刻說道:“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要是我們能自己維修,會節省不少成本。”于是他利用班后時間認真研究并反復試驗后,通過將變距器上的墊片更換位置,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為企業省了一大筆維修資金。通過不斷的學習與實踐摸索,他的叉車維修技術十分高超,對多種型號又車的使用、保養、檢查、排查故障都得心應手,成為大家公認的“巧匠達人。”
設備的安全運行,是他標注工作的刻度,問題的快速處理,是他標注責任的高度,以奉獻之心做工作,以愛崗敬業精神作先鋒,崔文忠早已將中國中化“精氣神”深深刻在了維修作業中的每一個環節中。無論是駐守一線還是帶頭搶修設備,他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維修現場譜寫最美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