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寄相思
來源:質檢中心 馬立燕 2024-09-16 查看: 163
臨近下班,接到老家鄰居的電話,我揚了揚手機向同事打趣道:“偉大的母親又來電話了,你們猜這次又讓我幫忙寄什么呢?”
老家鄰居是一對七十多歲的夫妻,按照輩分,我稱呼他們為哥哥和嫂子,嫂子需要照顧因中風導致腿腳不便的哥哥,所以未能去外地幫兒子看孩子,兒子一家也因為工作繁忙、路途遙遠很少回家。二老雖然一年到頭見不了幾次兒孫,但是絲毫不影響她對兒子一家的牽掛。家里有什么新鮮東西,她總是第一時間讓我幫忙寄出去。
駕車回到老家,遠遠地便看到等在村口的嫂子,她身后三輪車上放著的布袋想必就是這次要郵寄的東西,走近一看讓我吃驚的是,她寄給兒子的竟然是一袋面粉。對此,我甚是不解,耐心地給嫂子權衡分析:“嫂子,你這袋面得有五十多斤吧,這個重量郵寄費得需要七八十,還不如您兒子自己買一袋合算呢!”“那不一樣,這是用咱自家麥子磨的面,兒媳婦最喜歡吃了,前段時間打電話還說饞老家的面粉了呢,郵費貴點沒事,我剛賣了二百斤糧食呢,有錢!”嫂子樂呵呵的拍了拍她那洗的發白的衣兜,示意她并不差這幾個錢。我微微嘆了口氣,心中再次默念“哎,果然是一位偉大的母親”。“郵寄的時候一定要扎緊口,外面再套一個袋子,可別弄臟了,我兒媳婦愛干凈……”在嫂子的千叮萬囑中,我搬上面粉和她揮手再見。
然而,此次幫忙沒有以往那么順利。快遞站的工作人員看到是自家磨的面粉時,以不明粉末無法郵寄的理由拒絕了,我不死心,換了一家又一家,從京東到順豐,從中通到德邦,每家的說辭大體一致,結果都是不給寄。我不想掃了嫂子的興致,便找到一位干快遞的朋友,尋思多出點運費讓他給想辦法寄出去,然而朋友卻說,這是快遞行業的規定,像這種沒有標簽、沒有密封、沒有包裝的不明粉末確實無法郵寄。至此,我也沒有別的辦法,只是可惜了嫂子這么多天的籌備與期待,我不敢想象,她得知結果后得有多么的失望。
果不其然,第二日我將面粉還給嫂子后,她一遍又一遍的向我確認,真的沒法郵寄嗎?多加點錢也不行嗎?俺這確實是面粉,怎么能說是不明粉末呢?她在院子里不停地轉圈,嘴里反反復復地說:“馬上中秋節了,兒媳和兒子還等著吃呢,寄不出去怎么辦呢?”看她焦急的樣子,我頓時心酸不已,只能轉身選擇默默離開。
本以為此事到此便結束了,沒想到第二日一早,再次接到嫂子電話,“昨天夜里,我想到一個好辦法,直接把面粉蒸成了饅頭,這下不就能郵寄了?”睡眼惺忪的我,隔著電話都能感到她的興奮。一夜時間,面粉變成了饅頭,她怕是忙碌了很久吧!
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回想這些年她郵寄過的柿子、大棗、鮮玉米、醬菜……哪一樣不承載著她的牽掛與思念呢?
每逢佳節倍思親,古代文人尚且如此,更何況一位平凡的母親呢!中秋將至,讓我們一起收拾行囊,踏上回家路,莫讓父母的思念成了單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