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有感
來源:動力事業部 曹貞貞 2024-11-16 查看: 138
“開完班后會,大家快點到操作室集合學習。”王師傅在微信群里催促著。
“今天我們來梳理一遍堿液流程圖……”班后一小時培訓剛開始,門吱扭一聲開了,目光聚焦到了門口,大家看到武經理來了,頓時氣氛一下子安靜并凝重起來。
“大家不要因為我來而拘謹,還是和平時一樣就行,該發言發言,我就是來參加一下咱們的車間培訓。”武經理打破僵局。緊接著大家會心一笑,班后一小時培訓按照原計劃進行。培訓過程中,武經理針對一些細節進行了現場提問:“這個溫度有指標嗎?這個指標為什么要這樣設置?為什么只有高限,而沒有低限?……”有的問題大家對答如流,回答的底氣十足;有的問題回答的卻是模棱兩可、遲疑不決。武經理并沒有批評大家,而是從不同角度對員工舉棋不定的問題給予充分的答疑解惑,指出遺漏的內容,并和員工一起探討更好的解決方案。
這次班后一小時培訓似乎突然變得不同以往,由填鴨式的灌輸教育變成了討論課,而同事們也樂在其中,紛紛積極發言參與討論分享。對于我來說,這確實是一次意義非凡的培訓,影響我的并不是學了多少知識,而是啟發我認真思考到底應該如何去學習,如何去提高。
那天之后,我想了很久,當長期從事一項工作后,在我們的思想中是否就形成了一個牢固的框架模式,并對此始終認為是正確的,毋庸置疑的。因為我們平時就是這么做,這么做從來沒有出過錯,這樣做肯定是沒錯的,而不去思考為什么要這么做。我們仿佛是井底之蛙,認為自己現在擁有的便是所有,而不知外面的海闊天空。由此使自己陷入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尷尬中。
余秋雨在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一書中說:“我們對這個世界,知道的還實在太少。無數的未知包圍著我們,才使人生保留迸發的樂趣。”我想,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應該始終保持好奇心、探索欲,摒棄以偏概全的思想,更全面地去理解問題,思考問題,拋棄“存在即合理”的想法,學會辨識風險,透過現象看本質。要敢于質疑不明白、不理解的問題,讓無數的未知成為我們不斷前行、不斷進步的方向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