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寒風凜冽,深吸一口氣,能聞到冬天那清冽的氣息。樹木早已褪去了蔥蘢的外衣,只剩下干枯的枝椏,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孤獨的指向蒼茫的天空,好似在訴說著往日的滄桑。但在這樣的季節里,卻有一個地方,總是溫暖如春——我們的家,記憶中那個狹小而溫馨的老屋。
我家的老屋,在寒風中靜靜地矗立,土黃色的墻面透著滄桑而溫暖的氣息,屋頂的煙筒里,裊裊青煙緩緩升騰而起,像是天空的手臂,擁抱著寒冷的世界。
夜幕降臨,調皮的雪花降落在地上,泛出清冷的銀光,星星在夜空中閃爍著微弱的光芒,像是和地上的雪光竊竊私語。屋內,昏黃的燈光搖曳著,我和哥哥總是早早地脫鞋上炕,鉆進暖烘烘的被窩里,攤開書本,趴在枕頭上寫作業。母親常常坐在我們旁邊,或縫補衣物,或納鞋底,針線在她手中穿梭,仿佛編織著生活的希望。父親則坐在地上的火爐旁,手里不停揉搓著玉米,筐子里落滿了金黃色的玉米粒。爐子里的炭火噼里啪啦的響著,仿佛為這溫馨的氛圍伴奏。
作業寫完,黑白電視機也可以看了。“小龍人"是我的最愛,那個長著一條尾巴,頭上有兩個小犄角的小男孩,感覺他找媽媽的路好長,過程好艱辛,我不知陪著流了多少眼淚。"我是一條小青龍,我有許多小秘密……"熟悉的旋律陪伴著我整個童年。經典的電視劇“西游記”中,那勇敢而忠心、萬能的孫悟空是正義的代表,足智多謀,真假一亮火眼金睛立馬分辨,每一集都能帶來驚心動魄的大戰妖魔,也是孩子們最期盼看到的電視劇。
電視看得津津有味,火爐上也熱鬧起來,父親負責烤饅頭、烤紅薯、烤花生,烤的外皮焦黃,熱乎乎,香噴噴。哥哥喜歡烤粉條,拿一根粉條直接在火上撩,待粉條變成白色,膨脹成玉米粒大小,塞到嘴里,一口咬下去,脆脆的,很香。一家人吃著、看著,屋內的香氣將寒風撕開的生活縫隙給填滿,也充盈著我們安穩的歲月。
困意漸濃時,母親遞給我和哥哥一人一個熱水瓶。那時候沒有五花八門的取暖物品,大多數家庭都是用輸液瓶灌上熱水取暖。在灌水之前,父親先倒入一點溫水,讓瓶子溫度升高一點,然后才可以倒入滾燙的熱水,如果直接往冰涼的瓶子中倒入熱水很容易炸裂。用的久了,瓶塞就會松弛漏水。把熱水瓶塞進被窩,用兩只腳來回蹬著取暖,全身暖融融的,迷迷糊糊中進入了香甜的夢鄉。
屋內,爐火還在靜靜地燃燒著,火光跳躍,散發出橘黃色的溫暖光芒。雖然不再像白天那樣旺盛,但爐壁余溫依舊。父親取來我和哥哥的棉衣、棉鞋掛靠在爐壁上,第二天鞋襪不但都烘干了,還留有余溫,穿上去感覺十分松軟舒坦。
窗外,雪花還在靜靜地飄落,無聲地堆積,整個世界變得純潔而寧靜,樹枝被雪壓彎了腰,屋頂和地面都披上了一層潔白的外衣,老屋的木門在雪的映襯下更顯古樸,窗欞上結了一層層的冰花,像是大自然的饋贈,屋內溫暖如春,外面的世界銀裝素裹,形成了一幅動人的畫面。
家,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無論外面的世界多么寒冷,家人相互依偎,共同抵御嚴寒,享受這份獨特的溫暖。飽經風霜的老屋,用歲月流逝訴說著滄桑,我在滄桑中品味溫暖,感嘆人生如夢,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