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擁有一本小小的口袋筆記本?
在工作生活中,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絕大部分同事會隨身攜帶一個小小的筆記本,筆記本大小不一,顏色各異,記錄的內容也不盡相同。比如老高的小本上記錄著每個班的重要操作,吹過哪幾個蒸汽吹灰器,當班發生異常和處理情況等等;宋老師的“本本”就比較簡單隨意,往往是被重復利用的單面紙或者隨便一張紙的留白區域,寫的密密麻麻,幾號槍堵了幾次,來液流量從多少降至多少,總燒液量增加或降低了多少等等;再來看小麗的筆記本就比較精致了,A4紙對折兩次,裁開,再裝訂成冊,封皮上加粗的字體“×××專屬”。再翻看內容,記錄著她所在崗位的工藝流程、設備原理、設備結構圖、工藝指標、定期工作等等,我想這本簡單的筆記本就像每個人專屬的哆啦A夢一樣,在遇到困難時,總能從中掏出幫助她們的“工具”。我們通過這本小小的筆記本不斷地輸入與輸出,而在這輸入與輸出之間又是新舊知識的碰撞和觀點的革新,我們又在這一次次的碰撞與革新中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我們常說學無止境,它是一種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告誡我們不要滿足于現狀,不驕不躁,不斷追求知識和真理,不斷地推動自我成長。然而實踐起來,堅持下來卻是有些困難的,在學習的旅程中,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教育中我們常常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自我學習更要注重這一點,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發展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和方法,樹立目標,不斷鞭策自己。在崗位上我們可以根據自己所接觸到的工藝、設備、原理由淺入深,由外向內逐步深入探索。對待所有的原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學無止境是“學”與“思”,行以致遠則在于“行”。在工作學習中,我們要認識到學、思、行的深刻意義及重要性。在化工生產中,學習要從屋內走向屋外,在今年的防凍工作中我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在現場總有DCS看不到的“盲端”,保證冬季平安度過,就要逐流程、逐管線梳理排查。保證生產穩定,就要既熟悉屋內又熟悉屋外。學思行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思想與行動的良好互動,在理論中豐富自己,在實踐中驗證、反思、總結提高自己。
小小的口袋筆記本,是我們學習知識的集合地,未來還有無數的未知等著我們去探索,也有無數的新知等著我們去填充。讓我們秉持“學無止境,行以致遠”的理念,用實際行動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