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化工人的培訓成長記
來源:聚碳酸酯事業部 趙宏智 2025-03-03 查看: 95
作為“95后”化工人,我曾以為倒班生活不過是重復操作與規程背誦。直到參與企業的班后培訓,那些星夜兼程的學習、火花四濺的討論,讓我真正讀懂了新時代中國中化“精氣神”的分量——它不在口號里,而在青年與時代的雙向奔赴中。
面對智能化DCS系統、新型工藝,青年絕不能躺在“熟練工”的標簽上。培訓中“工藝異常診斷”課程給我當頭棒喝:當學習外部企業因忽視微量雜質導致反應器聯鎖停車的案例時,我驚覺自己也曾把“差不多”當作口頭禪。如今,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記滿了設備原理圖,控制室里與同事爭論參數優化的場景,正成為我們“較真兒”精氣神的最佳注腳。
前段時間,我作為事業部的備用應急隊員有幸參加了凌晨三點處理碳酰氯泄漏的演練,這場演練讓我終身難忘。重防里汗水浸透工裝,面罩起霧后幾乎看不清閥門,但我們整個應急團隊無人退縮!讓我深刻地意識到“化工人的志氣,就是明知艱難仍向前的腳步聲”,我也同樣明白了青年擔當不是逞英雄,而是用科學素養筑牢每道防線。
過去老師傅們常說“身上油污越多越光榮”,如今我們的工作服依然沾滿油漬,但胸前卻多了張電子定位卡,手中的電子巡檢系統也在實時傳輸著設備健康數據。這種傳統與現代的交融,正是新時代化工人“精氣神”的生動寫照——既傳承著老一輩的堅守,又奔涌著創新的熱血。
當我看到同事手中接過“安全衛士”證書時,閃爍的鎂光燈將他眼角的淚痕照得分明。我忽然懂得:化工人的“精氣神”,不在聚光燈下的領獎臺,而在深夜監控屏前緊盯的雙眼,在暴雨中緊固螺栓的凍僵手指,在拒絕“差不多”的較真瞬間。就像離心泵葉輪每秒旋轉千次卻始終同心,我們這代青年甘做產業鏈上永不偏移的齒輪,我們正在用智能時代的語言,續寫著新時代中國中化“精氣神”的新篇章——這是屬于奮斗者的浪漫,更是化工行業走向高質量發展的密碼。領獎臺下的掌聲漸息時,我聽見遠處壓縮機有規律的脈動,那節奏竟與腕表上的心跳監測同頻。我也同樣意識到那不只是來自團隊的認可,更是無數青年化工人澎湃的心跳。我們將以永不停歇的精氣神,在鋼鐵森林中書寫屬于新時代化工青年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