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早上出門上班,眼前霧霾彌漫,小心翼翼的駕車半個小時才趕到公司,中間還走錯了一次門。晚上回家,外面還是那樣,只能隱約的可以看到公路一側昏黃的路燈和前面車輛不斷亮起的剎車燈。妻子說以后還是不要開車了,咱也為減少污染貢獻一點力量。看著外面混沌的天空我無言以對
昨天早上出門上班,眼前霧霾彌漫,小心翼翼的駕車半個小時才趕到公司,中間還走錯了一次門。晚上回家,外面還是那樣,只能隱約的可以看到公路一側昏黃的路燈和前面車輛不斷亮起的剎車燈。妻子說以后還是不要開車了,咱也為減少污染貢獻一點力量。看著外面混沌的天空我無言以對,只好坐班車來上班的。
以前總覺得霧霾是距離我們很遙遠的事情,那是大城市、重工業發達地區才出現的情況。不成想,在我居住的這個小縣城甚至是在回老家的路上也是霧霾重重,久久不散。有人把霧霾的形成指責為工業的發展,汽車尾氣排放,農村亂燒秸稈,還有所謂“專家”指責百姓燒碳取暖是罪魁禍首。都把過錯推給別人,卻很少想到自己的責任,還振振有詞地說:跟別的國家比,我們要好多了!
一種現實中的霧霾,卻演變成了人的心靈的霧霾,表現出一些人的愚昧、無知、貪婪和麻木。
前段時間和同學在一家餐館吃飯,人很多,卻不喧嘩,坐下后點菜時發現桌子上放有一個小沙漏,不解地問服務員“干什么用的”,服務員解釋說:“計時用的,把它倒轉過來,三十分鐘后沙子就會從上面全部流到下面,如果沙漏完菜沒有上全,沒上的菜品免費。”他們竟然做到了,沙漏完之前將所有菜品上齊。像他們這樣能自律、嚴格要求自己的態度,讓人不得不敬佩。
現在,霧霾治理多是用強制手段,工廠限產停工、城市車輛單雙號限行,建筑工地停工苫蓋,拆除小型的燃煤鍋爐,淘汰落后產能等等。然而不良的習慣卻依然繼續,前一分鐘還在信誓旦旦大罵環境污染行為,后一分鐘就我行我素,陋習斑斑。說到底,無論國家的監督方式再多、再嚴厲,沒有自覺地從內心徹底自省、自律,明天的霧霾天氣還會繼續,甚至會更嚴重。
我想:如果更多的個人和單位,能像那家餐館用“沙漏”的作法約束自己;更多的企業把重視環保作為發展的最重要一環,更多的人從中受到積極影響;更多的人能提高自身素質,自覺保護環境。可以肯定,用不了多長時間,霧霾天氣就會減少,我們的生活環境也會明顯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