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微信朋友圈看到這樣一個視頻,即“荷式開門法”的演示和講解,心中感觸頗深,據說這種開門方法已經引起眾多市民的共鳴。知道什么是“荷式開門法”嗎?就是用離車門最遠的那支手開關車門,左駕用右手開,右駕用左手開。據悉這是荷蘭人發明的開車門法。因為在自行車王國荷
近日在微信朋友圈看到這樣一個視頻,即“荷式開門法”的演示和講解,心中感觸頗深,據說這種開門方法已經引起眾多市民的共鳴。知道什么是“荷式開門法”嗎?就是用離車門最遠的那支手開關車門,左駕用右手開,右駕用左手開。據悉這是荷蘭人發明的開車門法。因為在自行車王國荷蘭,腳踏車比人口還要多,為了避免開關車門引發的交通事故,駕駛員在開車門時僅僅通過后視鏡轉頭察看,容易產生視覺盲區,而一旦駕駛員未注意到后方就打開車門,極易與后面騎行而來的非機動車發生事故。采用“荷式開門法”駕駛員的上半身會自然而然的轉動,頭部和肩膀就會自然向外看,這個完整的動作就會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事故發生。細微之處體現的是一個國家的文明以及對民眾的善意和關愛。
如此細微的一個動作,也許很多人會認為是小題大做,或者不屑一顧,但這個國家卻把它定為一種必須遵守的規則。我們周圍也時常有因開關車門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并且有的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面對這種現象,我國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明文規定,開關車門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而這個國家的與眾不同之處則是針對這種規定,定出了切實可行的辦法,并且把這種方法措施定為一種標準和規范,從而在根本上解決了問題,所以才會引起這么多人的共鳴。
把這種方法應用到我們日常的安全、環保、質量等管理中也同樣適用。我們的安全、環保管理工作也定出了很多不可逾越的規范、規則,然而如何從根本上徹底解決問題,并不只是一味地叫“停”或“不”,定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和措施尤為重要。如在產品質量管理中,針對產品中帶疤塊的情況,先后由車間進行技術改造,在成品輸送帶進入料倉前加篦子,有效控制了大疤塊進入成品中。解決了這一問題,還存在成品中帶小疤塊的情況,我們又在各系統振網篩處增加了小孔篩子,有效穩定了產品粒度。最后一個環節要求車間把清理料斗定為車間計劃檢修項目,有效避免從料倉中脫落的疤塊進入包裝袋中。這樣通過在各個工序采取措施,解決了以前很多人認為不可能解決的質量隱患。
另外由“荷式開門法”看出,安全面前無小事。這種因開關車門造成的事故,我們耳聞目睹的有很多,這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動作,然而它所造成的后果卻常常是非常嚴重的。作為化工企業的我們,更不要忽略了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小事”,如灑落地上的落地肥如不及時清理,極易造成人員滑倒摔傷;一個螺絲的松動容易造成整個設備停止運轉;一個線路接頭的老化、一次違章跨越、一個危化品標簽的脫落或模糊不清等等,都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荷式開門法”看似一個非常簡單的動作,其意義和作用卻是非常深遠的,我們在學習借鑒其開關車門方法的同時,更要學習他們這種事無巨細、安全第一的思想,由大處著眼,由小處著手,全力做好我們的安全、環保、質量管理等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