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文苑
盼他長大 又怕他長大
來源:市場部 楊東霞 2017-06-09 查看: 1742
摘要:就是在不經意的一段時間,我發現兒子的個頭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原來總是居高臨下,現在說話也由平視變成了仰視,想把手搭到他的肩頭也變得比較困難,那個快樂的小男孩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有自己想法的少年。這一切的變化都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就像我從不記得什
就是在不經意的一段時間,我發現兒子的個頭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原來總是居高臨下,現在說話也由平視變成了仰視,想把手搭到他的肩頭也變得比較困難,那個快樂的小男孩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有自己想法的少年。這一切的變化都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就像我從不記得什么時候撒開手讓他走路,不記得什么時候放心讓他獨自騎自行車到遠處去。
他的成長不是我每一步都能直接參與和給予的,他的知識會從書本中獲得、在老師和同學中獲得,有過歡笑、有過眼淚、有過煩惱和傷痛,這些被稱為“成長”的經歷,都需要他自己去面對。兒子小學時的校長是一個崇尚自由精神的人,每次開家長會都強調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所以兒子的小學幾乎是放養的。他的童年確實是快樂的,但是學習習慣就沒有那么好。上了初中之后,他們學校大部分的學生都來自東方雙語小學,一個以嚴格著稱的寄宿學校,和這些從小就訓練有素的孩子比兒子無疑是散漫的。所以初中的家長會就開得心驚肉跳、如坐針氈,因為上課說話的名單總會有他的名字。這樣的日子總算挨過去了,到了初三,也許競爭激烈的學習環境讓他有了壓力,也許是他對自己的未來有了一點思考,終于有了一些改變,可以安靜下來學習了。
想來他也算是一個聽話的孩子,每天中午離開家上學都不會忘記給我留言,怕我惦記。我不是特別信奉男孩子要窮養之類的話,覺得孩子也會有要好的同伴,有正常的交往,我希望他能得體處理和朋友之間的關系,懂得禮尚往來,所以在家里的抽屜里會給他留下一定的零花錢,但他也沒有養成亂花錢的毛病,一切的要求也總在我們經濟許可的范圍之內。因為工作和生活的忙碌,我不可能參與他成長的每一個瞬間,并且這種親密無間的日子也很快就會過去,總有一天要輕輕放手,讓他遠遠飛去,不管有多少舍不得。龍應臺在《目送》中就曾寫道: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對子女傾注多少情感,我們的父母也曾經過猶而無不及,百善之首孝為先,我們要知恩圖報,將這種情感傳承下去,成為一種不斷綿延的優良傳統。
他的成長不是我每一步都能直接參與和給予的,他的知識會從書本中獲得、在老師和同學中獲得,有過歡笑、有過眼淚、有過煩惱和傷痛,這些被稱為“成長”的經歷,都需要他自己去面對。兒子小學時的校長是一個崇尚自由精神的人,每次開家長會都強調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所以兒子的小學幾乎是放養的。他的童年確實是快樂的,但是學習習慣就沒有那么好。上了初中之后,他們學校大部分的學生都來自東方雙語小學,一個以嚴格著稱的寄宿學校,和這些從小就訓練有素的孩子比兒子無疑是散漫的。所以初中的家長會就開得心驚肉跳、如坐針氈,因為上課說話的名單總會有他的名字。這樣的日子總算挨過去了,到了初三,也許競爭激烈的學習環境讓他有了壓力,也許是他對自己的未來有了一點思考,終于有了一些改變,可以安靜下來學習了。
想來他也算是一個聽話的孩子,每天中午離開家上學都不會忘記給我留言,怕我惦記。我不是特別信奉男孩子要窮養之類的話,覺得孩子也會有要好的同伴,有正常的交往,我希望他能得體處理和朋友之間的關系,懂得禮尚往來,所以在家里的抽屜里會給他留下一定的零花錢,但他也沒有養成亂花錢的毛病,一切的要求也總在我們經濟許可的范圍之內。因為工作和生活的忙碌,我不可能參與他成長的每一個瞬間,并且這種親密無間的日子也很快就會過去,總有一天要輕輕放手,讓他遠遠飛去,不管有多少舍不得。龍應臺在《目送》中就曾寫道: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對子女傾注多少情感,我們的父母也曾經過猶而無不及,百善之首孝為先,我們要知恩圖報,將這種情感傳承下去,成為一種不斷綿延的優良傳統。
上一條:
下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