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大家議論最多的莫過于國家的安全環保整治行動,這也許是近年來最嚴厲的一次,國內企業尤其是制造型企業面臨著新的一輪洗牌。以規范安全管理詮釋“以人為本”理念,以環保治理改善人民生存條件,以質量提升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提升產品附加值和技術
最近,大家議論最多的莫過于國家的安全環保整治行動,這也許是近年來最嚴厲的一次,國內企業尤其是制造型企業面臨著新的一輪洗牌。以規范安全管理詮釋“以人為本”理念,以環保治理改善人民生存條件,以質量提升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提升產品附加值和技術含量,提高中國制造的國際競爭力,重新建立經濟管理新秩序。
變革,必然要犧牲小部分人的利益,也必定會犧牲眼前的利益,就要忍受短暫的陣痛,但是不變革,就沒有出路,就是死路一條。想生存,想發展,就需要一種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決心和魄力。近期,刮起的安全督查、異地執法,環保治理風暴席卷全國,一些安全、環保工作功課做的不夠的企業被處以高額罰款,甚至關停。人身安全關系人們的切身利益,如果無法得到保障,何談“以人為本”;環境問題得不到根治,人們無法生存,遑論“品質生活”;產品質量上不去,在競爭中處于劣勢,哪有國際話語權,只會處處被動,受人排擠。
魯西集團在嚴峻的安全環保形勢下,基本沒有受到這股風暴的影響,這得益于在安全、環保、質量工作上的先進理念、責任擔當和大力投入。在安全方面,早在2014年就與安全工作業績優良的杜邦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啟動了杜邦安全改善項目,經過近三年的學習、改進和實踐,員工安全意識得到顯著提升,安全事故數量大幅下降。環保治理工作集中體現在2016年初的前三個月,魯西集團集中力量、下大力氣進行改造,所有鍋爐煙氣指標均實現了超低排放,污水實現零排放,并斥巨資建設了大氣質量檢測平臺,實時檢測企業及周圍的空氣質量。產品質量以高標準倒逼技術改造,倒逼質量提升,多種產品的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得到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不合格的產品堅決不出廠,以質量贏得客戶,以質量占領市場。安全環保決定了一個企業的生死存亡,魯西集團就是站在了這樣的一個角度來審視企業未來發展這個命題的,也是緊緊圍繞這個問題進行決策和發展的,寧可犧牲一時的效率和速度,也要保安全、促環保。2016年前三個月因實施環保改造,銷售收入創歷史新低,但是很好的踐行了“安全環保第一 、質量第二 、效益第三”的發展理念。近年來,生產經營效益越來越好,出色的安全環保業績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認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很好實現,實踐證明這一發展理念是完全正確的,也是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
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作為國有企業,它的性質和地位決定了它要擔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投入更多的金錢和力量做好安全和環保,甚至要降低一些效率,喪失一些機遇,銷售收益會變得更少。前期的投入,在今天有了回報;以往的擔當,得到了認可。我想,無論是做企業也好,還是從事其他什么職業也好,只要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圍繞“以人為本”、“為他人解決問題”、“使大家變得越來越好”這些理念開展工作,是必定能得到回報的。